天气:
返回
所在位置: 滨江新闻网 > 热点专题
这十年·追光者 | 芦勇:“酒香不怕巷子深”
发布时间:2022-10-20 16:31:58

十年砥砺奋进,奋斗成就永恒。向上的力量蕴藏在每一位滨江奋斗者身上。区融媒体中心推出特别报道《这十年·追光者》,让我们跟随他们的故事,感受高新区(滨江)的非凡十年。


图片


我从1993年起就在滨江区浦沿街道工作,至今已经快三十年了,浦沿的一草一木都已经刻进了我的脑海里、心里。2007年至2020年,我曾任职浦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2020年8月起任中心党支部书记、中心主任。过去十年,是我见证中心变化最大的十年。


图片



十年前,我们中心服务的年问诊人次只有30万人,后来越来越多,包括闻堰、转塘、义桥的居民都愿意来我们这儿看病,到现在,年问诊人次已经突破了50万人,是滨江服务人口最多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着这十年来的发展和成果,我心里有说不完的自豪与感慨。


变化最大的便是中医的发展。“强化中医,完善西医,中西结合”是我一直以来秉承的理念,我深知只有让公众正确认识中医药的重要作用,才能真正在基层发展中医。然而这条探索之路并不轻松。


2016年以前,中心在中医方面只设了一个科室——针灸推拿科,当时规模很小,一个科室就两张诊疗床,病人们只能挤在小小的房间里。要想开拓基层社区中医药服务事业,只有加强宣传推广工作。我们每年都会举办“冬病夏治”中医文化节,提供生长贴、脾胃贴、三伏贴等特色治疗体验,现场医生们还会“各显神通”,展示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牵引、穴位注射等中医药适宜技术。


图片



这些年,我一直深入参与中心中西医改革方面的推进工作,亲眼见证了我们中心的中医事业一步步被开拓。终于,2016年,中心建成国医馆,新设了中医内科、中医妇科、小儿推拿科、名中医诊室等,中医队伍逐渐壮大了起来,2019年增挂“滨江区中医院”牌。如今,国医馆共有11名医护人员,中医业务用房面积达到800平方米。每年接诊近18000人次,成为中医药在基层蓬勃发展的生动实践。


图片



前不久针灸推拿科主任孙超告诉我,一位来自日本的病人送来一面锦旗,感谢我们治好了他的腰椎问题。据孙主任说,这位病人此前在很多个地方求医无果,到了我们中心才终于见到成效。我听到这个事情后,心里非常欣慰,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我们做公共卫生医疗工作的,最希望的就是群众能从我们这里得到良好的医疗资源,能够守护群众的身体健康,能够真正帮上忙。只要我们做得好,就一定会有发光的那天。


为了进一步推动先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目前我们在浦沿投放了2个24小时自助微诊室,一个在新浦未来社区,一个在东冠社区。在非工作时间,患者有需要,值班医生就可以远程问诊,患者也可以在微诊室里配一些常用药,不用专门跑一趟了。未来这样的微诊室会越来越多,数字化发展切实地提高了老百姓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前段时间,我和中心的几位老同事聊天,发现这几年来我们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感大大提升了。从以前“等病人上门”的服务理念,转变为现在的“医防融合”,大家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医务工作者”这几个字的重要使命。在整个浦沿服务人口增加的情况下,我们采用精细化管理,组建16支公共卫生服务网格化团队,为辖区居民提供医养护签约、妇幼保健、预防接种等一系列公共卫生服务。


疫情以来这种责任感的体现更加明显。近日,为了认真落实疫情防控工作,我们的“大白”每天要进行1300-1400个核酸上门采样,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半小时就汗流浃背了,晚上得七、八点钟才能回来,没有电梯的小区只能一层层爬上去,很辛苦。可即便如此,大家还是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回想这些年来的点点滴滴,我真的为中心有这样一群无私奉献、不辞辛劳的小伙伴感到骄傲!


我们不会停下“追光”的脚步,我们会牢记初心使命,脚踏实地当好基层医疗工作的践行者,用创新求进的坚定决心和生命不息的激情,克服困难、完成挑战,以斗志昂扬的积极姿态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来源:   作者:   编辑:宋承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