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
返回
所在位置: 滨江新闻网
浙江首次发布生态廊道保护和建设规划——勾勒绿色发展主框架
发布时间:2023-09-04 11:56:42

浙江在线9月4日讯 生态廊道是什么?它可能是马路上为动物穿行特意留出的“斑马线”,也可能是你漫步溪畔时脚下的游步道、眼前的自然风光、耳畔的潺潺流水;它可以囊括一块供水鸟栖息的湿地,也可以是城市里一块可供露营小憩的绿地……

日前,浙江省生态廊道保护和建设规划印发。这是浙江首次围绕生态廊道出台规划,按《规划》提出的远景目标,到2035年,全省要建设各类生态廊道1万公里以上,保护和建设规模达500万亩。

浙江构建生态廊道有何特色?记者就此采访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浙江生态廊道,概括起来就是“两屏八脉多带”。

“两屏”矗立在浙江地理版图的东、西两侧,一块是浙东海岸生态屏障,另一块是由浙西浙南区域多条山脉形成的山岭生态屏障;

“八脉”从北到南横贯浙江,是由全省八大水系干流及其支流为主形成的河流生态廊道;“多带”则指沿全省主要交通干线形成的道路生态廊道。

“两屏八脉多带”,犹如一条条“筋骨”和“血脉”,形成浙江绿色发展的主框架。

“这是浙江首次从国土空间角度对全省生态廊道进行统筹谋划。”省林业局国土绿化处相关负责人说,主框架下,浙江有道路、河流、海岸、山岭四种生态廊道,这些纵横于浙江全境的自然生态脉络,让全省生态廊道保护和建设工作更具整体性、系统性。

浙江的生态廊道凸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比如在《规划》中,明确了浙江的生态廊道主要承载的三大重点任务: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生态防护能力、构建和谐“人廊关系”。

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规划设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浙江的生态廊道既指自然环境中,具有保护动植物多样性、生态隔离、防风固沙、调节城市气候等作用的廊道,也包括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满足大众休闲游憩需求的廊道,“人”与“廊”是融为一体的。 

山水海城互联互通

廊道与廊道之间,并不是割裂的。根据《规划》,到2035年,浙江要在“山—山”“山—水”“山—海”“山—城”之间构建起纵横交错、结构稳定、功能完备的廊道网络。

结合浙江正在实施的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近期建设重点是杭新景高速、龙丽温高速、常台高速上三段沿线,钱塘江、瓯江、大运河流域以及浙东沿海等七个区域。

这些工程各有侧重。比如,杭新景道路生态廊道要提升景观、生态防护功能,让交通出行的群众沿途所见风景更美,同时减少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瓯江河流生态廊道更关注涵养水源提升质量、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但它们也有共性:生态廊道不光涉及多种生态系统要素,更需联动沿线多个设区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据统计,至2025年,浙江要保护和建设美丽生态廊道3000余公里、规模150万亩,这些重点工程涉及重点县76个,区域内自然保护地、名山公园等自然生态空间90余处。

基于此,《规划》按照沿线局部建设、整段保护的原则,对每条生态廊道特色为何、如何建设提升、重点打造哪些示范工程等进行细化。

近年来,浙江先后实施平原绿化、“五水共治”、“四边三化”、珍贵彩色森林建设、新植1亿株珍贵树、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行动,通过林相改造、河流治理、景观营造等,已经提供了生态廊道基本雏形。

而今,《规划》则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提升,将通过对山水林田湖海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更好应对自然生态空间孤岛化、生境破碎化、城市热岛效应等城市快速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让好生态更具生产力

保护生物多样性,这是生态廊道的首要任务。

浙东沿海海岸生态廊道建设占全省海岸线总长的8.3%,既是重要的沿海生态屏障,更是全球候鸟迁徙线路东亚—澳大利西亚线的关键地。

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浙江已连续多年开展水鸟同步调查和监测,并结合海塘安澜、生态海岸带等建设工程,将实施沿海防护林建设、开展红树林及湿地资源保护修复等工作,进一步维护沿海生态系统稳定性,为水鸟打造更适宜的栖息地。

同时,浙江也不断增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推动生态旅游、自然教育等特色生态产业发展,进一步促进廊道周边人居环境、投资环境的稳步提升。

近期七个区域建设重点中,钱塘江河流生态廊道建设长度不小于1200公里、建设规模不少于50万亩,是工作量最大的一个。富春江芦茨湾美丽生态廊道建设示范工程,正“嵌”在这条生态廊道上。

项目所在的桐庐县富春江镇因丰富的山水资源、诗词文化资源吸引了不少游客,已建设贯通一条18余公里的沿江景观绿道。但从森林结构上看,规划区域内的马尾松、杉木林等常绿针叶林不光色彩上较为单一,单位面积蓄积量也偏低。为此,工程将通过补植珍贵彩色阔叶树种,进一步提升景观“颜值”和森林生态功能。从区域上,桐庐也将强化与建德、浦江等地的联动,串联起一条生态产业带。

据了解,为更好配合《规划》落地,浙江已出台《生态廊道建设指导意见》,明确生态廊道建设的具体要求,加强多部门规划协同,推动地方开展廊道保护和建设,吸引多元化的主体、项目、资源集聚,延伸出更多浙江绿色发展的“毛细血管”。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   编辑:高明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