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
返回
所在位置: 滨江新闻网
继“千万工程”后,浙江再向世界贡献中国方案!
发布时间:2023-10-30 21:35:31

北京时间今天(30日)下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其总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发布2023年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其中,由浙江省申报的“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模式,获得了这一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

这是浙江继2018年“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2019年支付宝蚂蚁森林之后三度获颁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从全球2500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夺得环保领域全球最高荣誉的背后,是一座座望得见碧水、看得见蓝海的魅力之城悄然崛起。

“蓝色循环”模式是什么?

“蓝色循环”是浙江探索实施的一个可持续海洋塑料污染治理模式。

自2020年以来,台州市椒江区创新打造“市场化垃圾收集—高值化资源利用—国际化认证增值”的“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模式,以多元共治破解海洋塑料垃圾收集难、高值利用难等治理痛点,形成海洋污染物收集、运输、再生、高值利用的可循环价值链,打造海洋生态环境治理领域数字治理促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的样板。

运行三年以来,“蓝色循环”模式从台州椒江逐步扩展至台州、舟山、宁波等沿海城市,得到了沿海群众的普遍欢迎、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此前,项目还获得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生态文明优秀案例、浙江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最佳实践案例等众多荣誉。

截至目前,全省已有237家产业企业、1.02万艘船舶加入“蓝色循环”,参与人数达到6.18万人次,累计收集塑料废弃物2254吨,减少碳排放约2930吨。

“蓝色循环”是如何循环起来的?

三年来,“蓝色循环”模式从无到有,不断打通难点痛点,浙江以“蓝色循环”为抓手,将“无废城市”建设向纵深推进。

构建实体化运作的收集体系。对海洋塑料在源头进行控制,设置“小蓝之家”海洋垃圾收集点,组织发动渔船渔民、沿海群众有效收集。通过数字化分质分流,30%的不可再生垃圾进入环卫系统,70%的可再生垃圾进行市场化回收。整个垃圾收集处置构成全流程可视化闭环体系。

构建变废为宝的高值利用通道。通过全流程追踪体系,对海洋塑料进行碳足迹认证,创新实现海洋塑料“从海到货架”的可视化追溯。与国际头部企业的碳减排需求有效融合,打造了“国内收集+国际标准认证+国际市场溢价销售”的市场循环体系,形成了零碳背景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实现高值利用。

构建产业价值再分配体系。通过国际化认证,实现海洋塑料高值利用的同时,助力产业链企业打破国际绿色壁垒,实现产业链共富。组建“蓝色联盟”公益组织,将海洋塑料交易的20%作为“蓝色共富基金”,开展物资补贴、产品直销、绿色信贷、社会保障等增值服务。

【中国蓝新闻+】

三获“地球卫士奖”,浙江再向世界贡献中国方案

2018年“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2019年支付宝蚂蚁森林,今天,联合国第三次为浙江颁发环境领域最高奖“地球卫士奖”。

5年前,浙江省安吉县鲁家村村民裘丽琴捧起“地球卫士奖”奖杯。这一刻,浙江农村的“绿色奇迹”为中国代言。

在“八八战略”指引下,2003年浙江启动实施“千万工程”,一个又一个乡村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20年来,包括鲁家村在内的大批乡村脱胎换骨,人居环境和经济发展都呈现出崭新面貌。2022年,浙江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跃升至37565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483元。村民们的一张张笑脸,生动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4年前,“地球卫士奖”颁给了浙江企业——支付宝。支付宝蚂蚁森林通过科技赋能,将人类倡议绿化改变地球的传统方式、绿化种植的组织方式,做出了颠覆性的变革,真正实现了公益无门槛、改变地球环境和气候变化无门槛。

三获“地球卫士奖”不仅是对浙江的肯定,也再次生动诠释了中国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本文综合浙江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浙江发布等)

来源:新蓝网   作者: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