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
返回
所在位置: 滨江新闻网 > 热点专题
“八八战略”20年20人 | 谭启晓:用相机记录“大莲花”的“前世今生”
发布时间:2023-12-18 09:49:29

十年,嫩芽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二十年,咿呀学语的孩童足以成为独当一面的青年;二十年是历史长河的一瞬,也是点滴奋斗的漫长积累,是属于每一个人的二十年。


二十年,“八八战略”的宏伟蓝图在浙江成为了现实图景。每一位滨江人,都在和着那浩浩荡荡的钱江潮音,奔竞向前。


值此“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之际,区融媒体中心推出“八八战略”20年20人专题,走进一个个横跨20年时光的故事,回首过去,展望未来。




图片




从规划选址、开工建设、建成亮灯、首次大型演出再到正式迎来亚运赛事……当86岁的杭州摄影师谭启晓翻开一本本自制的“大莲花”影集时,仿佛打开了一道时光之门。


17年来,他用手中的相机,拍了3000多张照片,用一个普通人的角度记录下了奥体中心主体育场的变迁。谭启晓说,“大莲花”每一个重要时刻,他都不曾缺席。


图片



谭启晓和“大莲花”的故事,要从2006年说起。


图片



当年11月8日,一篇题为《杭州奥体中心花落谁家,五个备选地址中,江南方案受青睐》的报道,引起了谭启晓对“大莲花”的关注。


“我很喜欢体育,对全运会、亚运会这类赛事非常关心。看到这个消息,我很振奋,因为杭州终于要有自己的奥体中心了。”谭启晓是建筑工程师,一直就有用照片记录城市建设发展的习惯,看到这个消息,自然不能错过。


当时,“大莲花”的备选地址,有下沙、九堡、临平、萧山、滨江五处。一个月后,谭启晓从电台中听到,奥体博览中心确定建在滨江和萧山之间,而“大莲花”将建在滨江。


“得知此事,我就骑着自行车去了七甲闸村,结果当地村民还不知道这个消息。我想,我要用自己的方式将建设的过程记录下来。”


第一年,七甲闸村还是大片的田园风光;第二年,村落开始拆迁……之后的每一年,谭启晓都会骑车去七甲闸村转悠,用照片记录下了奥体中心这朵“莲花”逐渐绽放的全过程。


翻开谭启晓的“剪报集”,里面所有关于“大莲花”的新闻信息,都按时间有序地排列着。报纸用白纸衬着,音频则用手抄录,边上还写着备注:2010年3月16日,工程打桩机试压;2012年3月21日,底层看台正在拼装模板;2013年11月17日,钢结构基本完成;2014年8月24日,建设中的“大莲花”;2016年2月8日,“大莲花”,华灯初上……


图片



而让他印象最深的一张照片还是“大莲花”结顶。这张“大莲花”全景俯拍,被谭启晓裱在相框里,挂在了客厅的墙上:“这朵‘大莲花’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我看着它一点一点长大。”


据了解,从2006年至今,他现场探访了47次“大莲花”。如今,他的书房柜子里塞满了一排排的文件夹。17年来,“大莲花”的点点滴滴,都在这了。


图片



“我就想,亚运期间和老伴一起去看场比赛,不必是热门赛事,只为到现场给运动员们‘鼓鼓劲’,再次用相机记录‘大莲花’的历史性时刻。”谭启晓高兴地说,“没想到,看了好几场!”


观赛期间,他还特别准备了一个自己画的比赛首日纪念封,让志愿者、现场观众、记者都签上名字,作为纪念。“我第一次看见比赛时的‘大莲花’,真的太漂亮了。”


除了“大莲花”,谭启晓的镜头还拍了很多具有纪念意义的杭州老照片。


图片



比如滨江曾经过江需要乘坐的“水上列车”、钱塘江上的十座桥、杭州地铁的发展、“小莲花”的落地、长河老街古宅保护等等。


为了拍出满意的照片,谭启晓一次拍摄可能要花一两个小时。在拍照的间隙,他会将照片的参数、当日的天气等信息都记录下来,甚至将构思速写出来。所以,他的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独特的“身份档案”。


从1982年回到杭州拥有第一台属于自己的相机到现在,谭启晓拍了10多万张相片,题材涉及杭州的城市建设、重大活动、天文现象、生活文化……他用相片记录了这座城市的故事。


而在2017年,谭启晓更是做了一个决定:他将他所有的10万多张相片,无偿捐给了杭州市档案馆,其中关于杭州的有5万多张,关于滨江的也有近万张。“我的一生是社会给我的,档案馆需要,我就把这个资料给他们,我的所有东西与其留给儿孙,不如无偿还给社会,更能发挥这些照片的价值。”


图片



现在,谭启晓的照片又“积攒”了一批。走进他家,几乎所有空余的地方,都用来存放照片,并将它们按时间顺序整理成册,随便说出一件事,他都能立刻找出相关的资料。对于这批新“孩子”,谭启晓也有了自己的“打算”。“等拍到拍不动的时候,这批照片我也会留给能真正发挥作用的地方。”


来源:   作者:   编辑:宋承阳
二十年,嫩芽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二十年,咿呀学语的孩童足以成为独当一面的青年;二十年是历史长河的一瞬,也是点滴奋斗的漫长积累,是属于每一个人的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