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嫩芽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二十年,咿呀学语的孩童足以成为独当一面的青年;二十年是历史长河的一瞬,也是点滴奋斗的漫长积累,是属于每一个人的二十年。
二十年,“八八战略”的宏伟蓝图在浙江成为了现实图景。每一位滨江人,都在和着那浩浩荡荡的钱江潮音,奔竞向前。
值此“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之际,区融媒体中心推出“八八战略”20年20人专题,走进一个个横跨20年时光的故事,回首过去,展望未来。
2018年5月13日,我国备受瞩目的首艘国产航母进行了首次海试,航母舰长为海军大校来奕军。
2007年,“连云港”号护卫舰和“三明”号护卫舰组成的舰艇编队,参加了在巴基斯坦卡拉奇举行的“和平-07”多国海上联合军演。这是中国首次派舰艇参加多边海上联合军演。
当时,来奕军为“连云港”号舰长,在演习中亲自指挥,对各个分项目演习动作下达命令。他表示,“这次主炮对海射击是多国同台竞技,实际是一次不计胜负的比赛,只能搞好不能搞砸”。那次演习,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表现出来的实战能力,获得了外界的高度认可。
2010年,来奕军荣获年度全军优秀指挥军官称号,他是当时海军43名获此殊荣的指挥官之一。
《解放军报》当时评价称,这些指挥军官出色地完成了部队战备、训练、执勤等各项任务,特别是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等急难险重任务以及一系列重大战备演训活动中,表现出能力素质强、工作实绩突出的作风,有力促进了部队全面建设。
来奕军(左)
想成为一名舰长需要经过层层考核,从学员成长为舰长需要十余年时间,而成为航母舰长更是要优中选优。2019年12月17日下午,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现场,来奕军被正式介绍为山东舰舰长。
来奕军从小在滨江的天官社区长大,立志当军人的种子也是在这时候种下的。1990年,来奕军高考时直接报考了大连舰艇学院。
来奕军的老家位于长河街道天官第
进了军校以后,来奕军和同学老师们一直保持联系。李金兴是来奕军的高中同班同学,在他记忆中,当年的来奕军就是个军迷了。“他名字里就有个‘军’字,小时候喜欢玩兵器类的玩具,高中的时候他经常看军事杂志。”
李金兴印象最深刻的是,来奕军对各类发动机型号十分熟悉:“天上飞机飞过,他听听声音就能说出发动机型号,很神。”
来奕军的同学中,有几个发小,从小一起长大,孙同学就是其中之一。从来奕军身上,孙同学看到了中国军人艰苦的作风。“我去看他的时候,他经常值夜班。”孙同学说,“军队的生活很枯燥,且常年不能回家。有时候他甚至还说羡慕我,可以和家人在一起。他每次有任务,一出海就是好几个月。他的儿子,要一两年才能见爸爸一面。”
除了业务水平高,来奕军还精通外语,曾赴解放军洛阳外国语学院学习深造。“到了海上就更不能用手机,他在舰上一有空就学习英语,每天看《中国日报》《人民日报》的英文版。”孙同学说,“他一直都说,他是中国的军人,要时时刻刻做好准备。”
“时时刻刻做好准备”,正是抱着这样的信念,来奕军从一名翻阅军事杂志的军迷成为了首艘国产航母舰长。他的成长之路与祖国发展、强军伟业的脉搏同频共振。这十几年来,他一次次挑战自我、跨越高飞,只为更好地守护祖国万里海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