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
返回
所在位置: 滨江新闻网 > 重点报道
“拎包创业”的时代来了
发布时间:2024-01-11 10:25:32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八个字,汇聚了无数创业者逐梦的故事,也展现了高新区(滨江)满满的创业活力。如今在滨江,创新创业的强大“磁场”不断发力,让每一个创业者都有了实现梦想的契机。

  

如何让创业者不仅有热情,更能找准方向,滨江多家创业陪跑空间成了创业者的港湾,这些陪跑空间有特色,有实力,助力创业者顺利起航。

  










创为青创创业陪跑空间:一站式服务 很贴心

  

最近几天,位于恒生大厦A座的创为青创创业陪跑空间正在准备一场交流活动。活动主题为“跨境电商出海圆桌会”,还邀请到了两位特别的嘉宾——帮助超2000家中国企业成功出海的某企业创始人兼CEO王志龙和深耕涉外专利领域15余年的“专利姐”冯晓平。

  

据了解,该活动已有40余人报名。该创业陪跑空间负责人马万里告诉记者,像这样的活动,他们时常举办,颇受园区企业欢迎,近一个季度以来,此类活动举办了近20次,参与人数近400人次。

  

作为市级创业陪跑空间,创为青创创业陪跑空间成立于2023年3月,总面积近4000平方米,为瑞富旗下子品牌,专注中小企业的开创与成长,成立不到一年,已有多家企业入驻。“我们主打开放式空间,还提供一站式服务,这不仅体现在创业政策、财税服务上,还体现在各类交流活动上。”马万里说道。

  

“纤知光感”项目就是该陪跑空间的入驻企业。该项目团队的创业核心成员均来自浙江大学,由两位光学工程博士、一位以微纳光纤传感器为研究方向的本科生、一位金融学专业本科生组成。该项目的指导老师为纤知光感首席科学家张磊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童利民。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已获得2021年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发表SCI论文14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项。

  

何缘选择“创为青创”?在该团队人员看来,这里创业氛围很好,而且包容性很强,让人很有归属感。“因为正好是在恒生大厦嘛,这里配套了千人大食堂,还有篮球馆、台球馆这类运动馆,配套比较完善,可以说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该团队相关负责人说。

  

孙萌也是入驻该创业陪跑空间的一位创业者,她所创办的央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着眼于数字人产业的发展痛点,即如何拉近虚拟数字人与普通人的关系,进而设计出普通人也可以接触到的数字人。“在我们创业陪跑空间,不少人有海外留学背景,像孙萌就是曾经在海外留学。”马万里告诉记者,园区里海外人才的比例较高,这也得益于相对开放包容的创业环境,“我们的创业氛围还是很受大家认可的。”

  

“目前,我们给园区企业除了能提供一些交流的机会,还会为企业对接政府资源、合作资源、银行资源。比如我们会对接一些政府的比赛,提升企业的曝光率,也会帮忙对接一些合作项目,让企业在园区发展更踏实。”马万里表示,创业陪跑空间的最大价值,在于服务好园区企业,为更多企业指明一条快速赛道,“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这里实现突破。”






  

兴耀双碳创业陪跑空间: 绿色可持续发展 很特别

  

日前,主题为“乐业杭州 创享未来”的第八届杭州众创大会在滨江兴耀科创城·杭州双碳技术产业园盛大启幕。现场,定向邀请70余家创业资源供应方摆开“坐诊长龙”,组成众创能量所,提供政策咨询、投资金融、场地对接、人力资源以及知识产权等专项服务。

  

“来值了!这里的创业氛围太浓厚了,我们通过咨询打卡不同的展位,学到了很多第一手的创业实战知识。”来自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创业学院的同学王西说。带队老师邹磊补充道,“园区也非常贴心地为同学们准备了‘行走的创业课堂’集章手卡,帮助他们开启‘按章寻迹,创业研学课堂’。同学们还去‘打卡’了全市首个绿色可持续发展创业陪跑空间,这次真是收获颇丰。”

  

邹磊啧啧称赞的正是位于兴耀科创城B幢4楼的兴耀双碳创业陪跑空间,该空间秉持“绿色发展”的理念,于2023年3月正式启动运行。

  

“创业陪跑”“绿色可持续”,当这两个关键词叠加在一起,便产生了特别的效应。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与其他空间不同,兴耀双碳的模式更有针对性。它围绕国家“3060”双碳发展目标,将橄榄枝“抛”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团队,并依托所在产业园的创新生态服务体系,从成果转化、技术创新、知识产权、政策申报、人才引育、创业培训、金融投资、财税法务、品牌营销等九大服务平台为初创团队提供服务。

  

当然,定位的个性化,对陪跑人员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兴耀双碳创业陪跑空间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陪跑空间的运营团队具有丰富管理经验,80%以上人员拥有各类专业资格证书,能够高效高质量地为企业提供陪跑服务。

  

从“播种”到“发芽”, 经过近一年的运营,目前陪跑空间已为近30家高科技企业提供陪跑服务,涵盖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等双碳领域企业,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企业1家。

  

“创业陪跑,就是为刚刚创业的‘菜鸟老板’配场地,提供导师辅导、融资服务等资源,扶一把,送一程。”陪跑空间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这些企业中,他对杭州钦尘科技有限公司印象尤为深刻。“这家在亚运会开幕式前后成立的企业,找准现直播市场存在的用户画像不清晰、内容欠缺专业性、缺少爆点三大痛点,运用AI技术+传统解决方案思路,创立了辰星引擎,已合作上百家知名企业并获得行业认可。看着它一步步发展,我们也从中找到了‘陪跑’的获得感。”

  

今后,兴耀双碳创业陪跑空间将充分发挥园区产业优势和人才技术优势,共同打造创新创业策源地,建立多方协同的陪跑服务平台。






  

慧和创业陪跑空间:关注初创业者 很实在


不久前,杭州滨江慧和创业陪跑空间负责人许意如接到了今年企业的补贴申领通知,在整理好企业信息后,她提交了相关资料。“我们已经连续八年申请到了相关补贴,每年每家企业可以领到100%的房租补贴,仅2023年陪跑空间的企业共申请到账了31万余元。”

  

据了解,慧和创业陪跑空间共入驻了46家企业,其中34家企业为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人群创办。

  

申请房租补贴只是慧和创业陪跑空间为创业人员缓解初创压力的小小缩影。

  

“只要是毕业五年之内大学生、失业人员、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重点就业群体想要创业,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申请入驻慧和创业陪跑空间,并获得全额租金补贴。”许意如说:“慧和主打的就是全程陪伴式创业孵化服务,汇聚全空间资金、场地、培训指导等各方资源,免费提供给初创项目。当前,已打造出创业见习—创业陪跑—众创孵化—产业加速的成熟孵化链条。此外,在慧和,还形成了教授带学生创业,大企业带小企业创业的传帮带模式。”

  

晁清远、李平、陶星宇是浙大在读研究生。2022年,他们走进慧和创业陪跑空间见习基地,开启了“智能生命体征移动检测”项目的创业历程。

  

“一开始启动项目的时候,慧和就为我们的项目配备了技术和商业导师,帮助我们突破技术瓶颈、探讨商业模式,还指导我们设计开发了集成化的‘智能养老监护系统’初代产品。”晁清远说。有了这些创业陪跑服务的支撑,见习结束后,他们以“教授技术引领+大学生商业团队”的形式,成功创办了杭州宁默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公司已与多个社区、养老院、康复医院等机构达成合作。

  

正是在慧和创业陪跑空间的助力下,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摆脱了创业资金缺乏、场地困难、经验不足等困扰,在创业赛道上“顺利起跑”,并逐渐发展壮大。截至目前,慧和创业陪跑空间已培育特殊群体企业60余家、授权知识产权121项、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为企业募集融资3.4亿元。

  

“在慧和,有大学生创办的知识产权、人力资源、项目申报机构,也有失业人员创办的工程公司、退伍军人创办的装饰装修公司。”许意如说,他们承担了园区的一部分创业增值服务职能,以一种共生共赢的模式把创业服务带到了孵化链上的各个园区。作为杭州市首批认定的五星级陪跑空间,这也正是慧和为特殊人群创造关联创业机会的价值所在。“接下来,慧和将继续加强创业孵化运营队伍建设,为入驻企业提供更为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持续将创业者的热情融入‘创业沃土’。”



来源:滨江发布   作者:   编辑:宋承阳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八个字,汇聚了无数创业者逐梦的故事,也展现了高新区(滨江)满满的创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