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2025年9月21日。一场盛大的城市派对,把无数人的心绪重新拉回到两年前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在第19届杭州亚运会成功举办两周年之际,“杭州亚运会两周年·城市穿越赛”,正让“亚运荣光@未来”从口号变为全民可触的生动实践。
上午9:35——发令枪响,数千名市民选手如潮水般涌出“大莲花”。这座两年前见证亚洲体育盛宴的体育场,今日迎来新主角:青春洋溢的男女学生,精神矍铄的中老年组合,身着亚运服装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坐着轮椅的残疾人,迫不及待的孩子拖着父母……参赛者们以脚步丈量城市变迁,用团队协作与绿色出行方式,穿梭于19个亚运场馆与城市地标之间,共同书写亚运精神的“续篇”。
杭州奥体中心
启动仪式现场
上午9时,活动开幕式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西广场隆重举行。亚奥理事会副总干事维诺德、亚组委贵宾、省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主办协办单位负责人等出席。超过2500名参赛者从“大莲花”激情出发,开启穿越之旅。
滨江联队的三位体育老师成为杭州亚运会两周年·城市穿越赛冠军
参赛选手通过骑行方式参与穿越赛
亚运遗产集中展示
共享赛会之城红利
两年前的金秋,杭州亚运会以“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盛况惊艳世界。今日,亚运遗产已深度融入城市肌理:56个办赛场馆悉数转型为全民健身空间,世界羽联巡回赛总决赛、女排世俱杯等国际顶级赛事接连落地,今年引爆全民热情的“浙BA”篮球赛更是成为现象级运动盛事。本次城市穿越赛,正是对亚运遗产创新利用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活动精心设计了A、B、C三条特色线路,巧妙串联起已经成为杭州人日常打卡点的亚运场馆和文化地标。比如“老场馆”滨江体育馆在亚运改造升级之后大换新,每天都迎来爆满的运动人群。“大莲花”更是演唱会不断,还开起了深受年轻人喜爱的能喝酒撸串的“莲荷里”商业街区。
选择“溯越千年·动魄今朝”A线的市民朋友第二站就是滨江体育馆。这条路线以体育文化为主线,贯穿多个亚运核心场馆与人文地标。
滨江体育馆打卡点
由刘栋领跑的5人组是最早抵达滨江体育馆的小队之一。“杭州太会了!滨江太会了。”刘栋兴奋地说道,他们最难忘的还是女单决赛中,陈雨菲苦战89分钟,最终1:2惜败韩国选手,收获银牌。“当时嗓子都喊哑了,太热血了。”
“平时就爱跑步,有这个机会边打卡亚运场馆边运动,我觉得挺好。”金女士是一家三口来的,她被A路线的介绍吸引,“整条线路是一次从传统体育文化到现代竞技精神的‘穿越’,我希望孩子跑完全程也能领会。”
滨江体育馆主题市集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带来精彩演出
让她惊喜的是,场馆全天设置了“非遗传承·活力滨江”主题市集,既有西兴绳结编织技艺展示,也有免费点茶供品鉴。“很热闹,跑不动的时候还能吃点东西补补能量。”除此之外,还有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表演团队带来萨克斯四重奏、街舞等精彩演出,动感的表演与体育氛围完美契合,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零门槛绿色奔跑
全民共绘活力画卷
活动坚持“全民参与、全城联动、全域融合”理念,面向6至70周岁市民零门槛开放报名。参赛者以3-5人团队形式自由组队(每组至少1名异性、2名成年人),从“大莲花”出发,需综合运用徒步、跑步、骑行、地铁、公交等绿色出行方式完成穿越,仅在全程允许使用一次网约车或出租车,严格呼应杭州亚运会“绿色、智能、文明、节俭”的办赛初心。这种强调团队协作与低碳理念的参赛方式,吸引了众多亲子家庭、情侣、好友跨代际组队,在城市的脉动中共同探索,在协作中增进情感。
队伍中,有女企业家组成的“巾帼追光队”,也有爸爸妈妈带着小朋友和外婆的三代人亲子家庭,有带着自己在亚运期间出生的“亚运宝宝”一起参加的宝妈,也有曾经做过杭州亚残运会火炬手的残疾人,更多的都是两年前参与过亚运、服务过亚运的工作人员、保障人员、志愿者和在这两年里被亚运深深影响着的普通市民。这场穿越赛更像一个大派对,让所有人重聚,一起回忆亚运时光,展望更好的未来。
杭州亚运会博物馆:和亚运吉祥物合影
从震撼世界的体育盛事到惠及全民的健身热潮,从顶级赛场到百姓身边,杭州亚运会的宝贵财富正在持续释放动能。这场穿越赛不仅是一场充满欢笑的全民派对,更是对亚运精神永续传承、亚运遗产焕发新生的生动诠释。它宣告着:在杭州,全民体育的热潮正蓬勃兴起,亚运荣光将持续照亮未来!全民赛场,奔跑不息;穿越亚运,探索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