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
返回
所在位置: 滨江新闻网 > 头条新闻
奋战二季度 拼抢上半场丨提早谋划快速应对 浙江各地凝聚信心主动作为
发布时间:2025-04-16 11:44:56

连日来,美国多次加征关税,浙江外贸企业持续承压。虽然困难重重,但不少企业表示,目前正通过开拓新兴市场和技术创新等方式主动应对,有信心在变局中寻找到新的机遇。

早上八点多,义乌国际商贸城又开启了新一天的生意,在经营户吕旭连的摊位上,3D打印玩具吸引了不少中东客户,她说,这款产品以前在美国很畅销,出口量占到了总量的近八成,这几年,随着外贸形势的不断变化,她选择将出口美国的份额逐渐降到了三分之一左右。

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户 吕旭连:比如说墨西哥、南美、西班牙、俄罗斯都有,没有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美国的订单暂缓出货,我们就把我们的生产线更多去生产周边其他国家的订单,也是24小时在生产。

数据显示,义乌商贸城7.5万余名商户中,有3000多家涉及对美贸易,部分美国订单眼下还在正常生产出货中,不过对于美方提出分担关税的要求,他们无一例外都选择了拒绝。

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户 龙希进:有还没下订单的美国客人会跟你谈价格,说你看这边涨关税了,价格帮我优惠一点,抵消一下我这边的风险。但我们其实不是利润很高的行业,我们不可能做赔本的买卖。

商户们的底气,来自于多年积累下来的“卖全球”的信心。近年来,中东、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采购份额持续提升,义乌国际商贸城正计划加快全球数字贸易中心建设,强化与RCEP区域合作,巩固多元化市场优势。

而像德赛集团这样的传统制造企业,同样不缺底气。作为一家老牌制鞋企业,出口产品中有30%销往美国。受加征关税影响,原本排到6月份的订单生产眼下已经暂停,但面对企业物美价廉的产品,不少美国客商还是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意愿。

德赛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文杰:现在又有美国的品牌方跟我们谈,说加价30%,让我们去给他做,但是我们现在是没有给他做。因为现在确实说实在,局势不明朗。其实从这个问题上看,美国品牌的压力是大于中国制造。

坚定信心,转危为机,各地政企协同,正谋求被动应对到主动布局的战略转型。近日在金华举办的首届全球产业数智化跨境合作大会上,省内各地的56家电动工具企业发布153个新品,将以同一个集群品牌的名义“走出去”。

脉链集团全球营销中心总经理 周红陶:大家抱团取暖,我们统一形象出海,这个时候就形成了集群品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产品的利润。

去年,金华的电动工具产业总产值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全球的17%,其中九成用于出口,不少是为国外企业做代工。为破局,当地通过政企携手,把渠道、品牌、标准等共享给中小企业。今年“集群品牌”计划还将在15个海外区域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再建设15个,为企业“出海”提供帮助。

金华市经信局党委委员 姜勃:企业方面首先要做好短期积极应对,加上长期转型升级的理念。政府角度来看,我们也会加大精准政策的出台,总之一句话,政府肯定会站在企业一道,我们共渡难关。

来源:中国蓝新闻   作者:中国蓝新闻记者 屈霞 章韬 尹延志 刘思奇 王凯斌 义乌台 金华台 温州台   编辑:陈周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