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讯 近日,浙江数商联盟成立。
为浙江数商提供“来自娘家的支持”——这个联盟以浙江省大数据产业技术联盟数商专业委员会为基础,由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中心、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浙江省智慧城市促进会等10余家单位联合发起,这被视作浙江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迈出了关键一步。
数商,是让数据这一数字时代的“石油”实现价值的重要主体。去年5月,浙江发布《关于推进浙江数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什么是“浙江数商”:在浙江省内注册登记,以数据作为业务活动的主要对象或主要生产原料,促进数据要素价值实现的经济主体。
浙报制图:戚建卫
一年来,浙江数商企业不断涌现,在推动数据高效流通、促进数实深度融合等领域发挥着显著作用,当然也经历了发展不均衡等“成长的烦恼”。
数据流通,需要专业主体
数据能发挥多大价值?数商又能起到多大作用?带着这两个问题,记者来到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
“最近AI看病这么火,有试过吗?”负责人孔俊边问边展示起浙江大数据交易服务平台上挂牌的一个智慧医疗产品。“AI成为‘医生’,就跟人类一样,要靠学习、积累大量病例(数据),形成专业的诊断能力。这就是数据的价值。而我们数据交易机构的工作之一,就是让类似AI模型找到足够的训练数据,也让‘AI医生’找到落地的场景。”
“看不见”的数据,释放着“看得见摸得着”的重要价值。
这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2024年,全国数据市场交易规模预计超1600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
但现实中,数据流通还存在“供不出”“流不动”“难交易”等难题。有的企业沉淀了大量行业数据,也清楚开发成产品会产生极大经济效益,但苦于不知如何开发。有的技术企业急需优质数据来测试模型,但不知道到哪里去找。
去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在《关于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就强调要培育数据资源企业、数据技术企业、数据服务企业等多元经营主体。
“就像传统市场中有零售商、批发商、贸易商等分工明确的主体,数据市场这么大又这么专业,更需要专业主体加入,来盘活甚至激活数据资源。”上海市数商协会秘书长、上海数据交易所副总经理卢勇说。
2021年,由上海数据交易所首先提出的“数商”概念,被广泛使用。
根据在数据流通中承担的“角色”差异,目前业内将数商大致分为三类:技术型数商,主要提供数据加工、分析等服务;应用型数商,主要会将数据结合场景,开发数据集、数据接口、算法应用等数据产品;服务型数商,主要提供数据质量评估、合规评估、交易中介等服务。
据上海数据交易所研究,从2013年至2023年,中国数商企业数量已从约11万家增长到超过100万家。
数据要素产业链中,从上游的数据供给、基础建设,中游的数据治理、流通和服务,到下游的数据应用,数商都已成为重要参与方。
去年9月,浙江公布了首批优质浙江数商名单,其中领军型10家,包括蚂蚁科技、网易、每日互动等企业;成长型59家,杭州趣链、杭州城市大脑、嘉兴数字城市实验室等入选。
这些企业以应用型、技术型数商为主,了解市场需求又有技术优势,也是各地数商培育主要对象之一。
“我们要更好地挖掘数据的产业价值、社会价值。”杭州城市大脑有限公司总经理申永生举例说,义乌水务集团在建设江东数字水厂中,创新了精确加矾、智能配泵等一整套模型,实现每年碳减排406吨,水质达标率100%。“我们助力该企业将这套模型等数据资产场景化、产品化。现在产品已挂牌上架,其他水厂也能买去用。”
数实融合,赶上了好时候
满山生绿的季节,在离县城50多公里的遂昌县大柯村,上海游客程先生正在装修他的“度假屋”。这是一幢闲置了7年的民房,有点破损。但程先生一租就是10年,还准备投三五十万元好好装修一番。
“我是‘人生地很熟’。租房前,村里提供了一份很详细的数据报表,列出了房子、村子的市场价值和潜在价值,不像有些地方价格是毛估估的。我租得很放心。”程先生说。在大柯村,最近还有13幢闲置近10年的房子出租。
但曾经,由于乡村数据相对分散,供需双方都较难获取有效的商情信息,乡村运营一直面临成本高、融资渠道窄、获客难度大等难题。
“很多地方其实已陆续建立或收集农房、山林等数据,内容丰富,质量也不错。我们要像厨师一样,把相关数据‘炒成菜’‘端上桌’。”浙江锦蓝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宋达宏介绍,该公司与遂昌县乡村共富研究院、浙江赶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携手开发了一个通过多元数据激活乡村闲置资产创新电商业态的项目,其中有一套乡村闲置资源潜力指数模型,可以综合评估闲置资产当前价值和未来潜力,更精准地把资源推销出去。
浙江锦蓝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与遂昌县乡村共富研究院、浙江赶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合作,开发了一个通过多元数据激活乡村闲置资产创新电商业态的项目。 受访单位供图
数据,这个“虚拟资源”,正激活着越来越多的“实体资源”。
有国际研究机构预测,数据流动量每增加10%,将带动GDP增长0.2%。
“数据产业现阶段的主要要做的,就是如何培育需求、赋能具体业务。”卢勇说。数商通过数据应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业态创新,能解决过去解决不了的难题。
日前,浙江省“数据要素X”第一批30个典型案例公布。
“这批‘数据要素X’案例涉及12个行业领域,是浙江在工业制造、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诸多领域最新的数据创新应用。每个案例都是数据价值被充分挖掘和释放的生动展示,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模板。”省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说。
想在“轻纺之城”柯桥找一款国风面料?企业只需打开“柯桥区纺织印染产业智能体”,输入关键词,便能迅速找到目标面料、所需技术、对应人才等各类信息。这一大模型有一个多达50万张的面料数据库,通过AI赋能,突破了传统找面料要“挨家挨户问”的时空限制。
浙江省智慧城市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省大数据产业技术联盟副理事长黄益超点评,与制造业特别是浙江“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融合发展,是浙江数商一个鲜明“标签”。“相信在数商的撬动下,制造业和数据产业都会再提速。”
浙江垦丁律师事务所律师徐艺凌最近很忙,“现在来咨询数据资产入表的企业日益增加,有传统制造业企业,也有互联网公司。”
她所说的“入表”,就是将数据像现金、厂房、设备等一样,计入财务报表,企业由此可以去融资、交易。
这是数据资产化的重要一环,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选题”。
“数据入表前的确权、合规化,到入表后流通、交易,全链条都离不开专业的法律服务。”徐艺凌说。包括律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在内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正成为数商相关群体中日益重要的一个类别。垦丁律师事务所成立仅8年,但数据要素业务已覆盖数据资产权属分析、数据产品设计、数据交易撮合等近20个领域。
“数商还可以找准行业痛点、难点,提供更精准的服务。”杭州临平大数据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邵悦初介绍该公司研发的“E律通”应用。
律师去法院立案时,需提供对方当事人身份信息,此前一般要跑派出所查询。仅临平,年均查询量就有约5.5万次,费时费力不说,容易出现信息泄露等隐患。“E律通”建立了线上查询渠道,不用再让律师跑窗口,也方便了公安部门核验、管理,查询记录留痕可溯源,降低了泄露风险。这一应用正在试运行,受到律所、派出所等的欢迎。
浙江数商,如何做大做强
3月21日,2025未来数商大会在杭州召开,吸引来自全国25个省市近千名专业人士参与。数据要素市场价格机制、大模型和智能体、可信数据空间……与会嘉宾讨论的话题很广、氛围很热烈。
“数据在不同场景、不同领域的使用,将推动各行业知识相互碰撞,孕育出新产品、新服务。”孔俊说。
浙江数商发展就需要这样的好生态。
先行一步的浙江数商,发展很快。省经信厅数据算力与基础设施处副处长张蕴博介绍,根据对全省267家样本企业的观察,它们在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65%,数据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32%,数据业务占比达到31.31%。企业数据业务能力也在稳步提升,其中有53家通过了国家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DCMM)。
但浙江数商也存在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如入选优质浙江数商名单中,杭、甬两市占了大部分。
“成立浙江数商联盟,也是为了充分利用双方优势资源、建立良好的生态圈,以培育、壮大浙江数商群体。”黄益超说。
这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一年多来,《浙江省公共数据条例》《浙江省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办法(试行)》等一批法规、制度出台,《数据资产确认工作指南》等标准陆续制定……数商发展的“硬环境”不断完善。3月1日,《杭州市数据流通交易促进条例》正式实施,明确了数据权益归属等数据要素流通中的核心问题,部署了打造多元化市场主体生态系列举措。
多地还给予数商“真金白银”支持。去年7月,杭州公布了高标准建设“中国数谷”促进数据要素流通的实施意见,提出建立数商资源池等举措,并给出数商最高100万元补贴、50万元奖金等奖励。
各地还在深化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
“开车老是吃到红灯”“不知红灯要等多久”……在富阳,这些驾驶“糟心事”如今有了数智解决方案。当地将信号灯、道路基础信息等数据,通过杭州国际数字交易中心,以公共数据授权方式给到百度智行开展运营。相关数据经过治理,再供给车载终端厂商、电子地图供应商等,进而开发出起步提醒、车道建议等服务,甚至给驾驶员提供畅行的“绿波速度”。
“公共数据资源价值较高,依托专业力量,可以研发成多种数据产品和服务,也能为市场‘打个样’。”富阳区数据资源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人才服务还是要跟上。现在懂产业也懂数据的复合型人才很缺。”台州徙木数字服务有限公司政务总监柯真真说出了行业另一个关注点。
这家落户于浙东南智算经济产业园的人力资源企业,旗下的“猿派”应用,服务400多家企业、150多万名程序员。“我们通过大数据分析,将结果精准运用到本地数字人才的引育留用中。同时,通过对人才、产业大数据的深挖,推出优质人才快速认定等产品。”柯真真说。
据悉,浙江下一步还将加快打造“雁阵型”浙江数商群体,聚合优质浙江数商及地市数商协会联盟,加强“中国数谷”等数商发展平台建设,不断提升浙江数商能力、活跃数据产业发展生态。
浙江数商,正茁壮成长。
【链接】
不同省市培育数商的探索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发布。这份重磅文件明确指出,围绕促进数据要素合规高效、安全有序流通和交易需要,培育一批数据商和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多年来,各地积极进行探索尝试。
北京市发布《关于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进一步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实施意见》,鼓励数据商进场交易,鼓励数据经纪商、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等为数据交易双方提供数据产品开发、发布、承销和数据资产的合规化、标准化和增值化服务,促进提高数据交易效率。
上海市发布的《立足数字经济新赛道推动数据要素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推动数商集群集聚发展,在金融、航运、制造、商贸、科创等领域,引育一批数据资源类数商;聚焦知识发现、数链融合、语义网络、隐私计算等领域,做强一批技术驱动型数商;推动培育数据合规咨询、质量评估、资产评估、数据交付、国际数据经纪、离岸数据服务等第三方服务类数商。
广东以培育数据经济人为抓手,发布了《广东省数据经纪人管理规则(试行)》,将数据经纪人分为三类:技术赋能型数据经纪人,即自身不拥有数据,通过提供技术平台促进数据供需对接的数据经纪人。数据赋能型数据经纪人,即将自身数据资源与供方数据融合,以提供满足需求方特定需求的数据经纪人。受托行权型数据经纪人,即自身不拥有数据,主要代表数据权益人行使数据权利、争取数据权益的数据经纪人。
(来源:各省市政府官网、上海市数商协会等发布的《全国数商产业发展报告2023》记者 金春华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