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训学员们在现场观摩。丽水市委组织部供图
什么是“新农人”?
有人说,是有着新理念和新技术的现代农业经营者;有人说,是借助互联网拓宽农产品销路的创新实践者……答案也许五花八门,但一定有个共同点:他们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
7月8日至11日,浙江各地的110名农业生产经营、农业农村科技、乡村农文旅发展、乡村经营管理等人才中的党员齐聚丽水,参加由省委组织部指导举办的全省党员“新农人”专题培训班。为期4天的培训中,他们在课堂上听专家授课,在农业种植基地学技术,在文化产业园里学运营……开拓眼界,交流经验。
专题培训,为何聚焦党员“新农人”?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壮大乡村人才队伍”。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到,完善乡村人才培育和发展机制,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加强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壮大农村各类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队伍。
而“新农人”,尤其是其中的党员,正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一股重要力量,他们有情怀、懂技术、会经营,是乡村人才队伍重要组成部分,给乡村全面振兴带来新理念、新活力。
在浙江,“新农人”队伍的培育一直是一项重点工作。今年,省委、省政府重点部署围绕“富民”统筹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推进城乡融合,畅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积极培育现代“新农人”。
“加强教育培训,主要就是通过组织赋能、党建引领,进一步激发党员‘新农人’在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带动富民增收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省委组织部相关业务处室表示,专门举办党员“新农人”培训班,目的在于搭建学习借鉴、交流互动的平台,提升他们的创富带富能力水平,引导他们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当先锋、作表率。
因此,加速打造一支高素质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队伍,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更多新活力——正是此次专题培训的题中之义。
学员们在听专家授课。丽水市委组织部供图
为期4天的培训,学了什么?
“这次培训,我们坚持干什么就重点学什么、缺什么就重点补什么,不断增强针对性有效性。”丽水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培训聚焦乡村振兴重点任务,紧贴“新农人”需求,把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能作为重点,围绕农业科技、电子商务、农产品IP打造、乡村产业规划等精细化设置课程内容。
授课形式也多种多样,不仅请来专家学者和企业负责人,作专题辅导、案例分享,还安排了8个点位的现场教学。比如到青田县石雕抖音基地学习“党组织+运营公司+直播”新模式;在莲都区大港头镇大港头村学习特色民宿经营和红色研学游产业;到龙泉市宝溪乡溪头村观摩国际竹建筑文创基地,学习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
“既要做‘精耕细作’的老把式,也要当‘云上种田’的‘新农人’。”参训的缙云县地缘农场负责人吕晓燕觉得,这些来自不同领域的场景、案例、技术,不仅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范本,也启发了自己的发展思路和理念。
在现场教学点,吕晓燕一路认真记录,拍摄了许多文创产品。她告诉记者,缙云县地缘农场以种植藏红花、铁皮石斛、黄精等中药材为主,几年前农场全面转型,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开发了藏红花礼盒、藏红花手工皂、藏红花土面等。
如今,农场成功转型为集药材文化、旅游度假、休闲养生、科普研学为一体的休闲农场,开设中药材科普课堂等亲子研学课程。“今年,我们成为‘青年入乡站点’,目前已招募了5名实习生,开拓电商直播和短视频拍摄等业务。”吕晓燕坦言,她正是为了学习文创产品开发和电商运营相关经验而来。
培训一人、传授一群、带动一片。
为了把发展机遇带回村里,天台县龙溪乡始丰源村党总支书记蒋青海热情满满。去年,蒋青海牵头打造的“三农服务中心”投入使用,不仅孵化了更多电商人才,也让天台农产品通过“云端”走向全国。
学员们在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学习。记者 张熙锦 摄
“现在,乡村农产品依然面临低小散问题,这次培训,我们要多学习多充电,把好经验好理念带回去。”培训期间,他和不少农业专家、直播基地主理人和村干部加上了微信。
以学促用,激发创新。为尽可能让“新农人”学有所获,培训班还安排了4名优秀党员“新农人”上台分享经验,通过学员说给学员听,让案例解读更接地气。
天荒坪镇大溪村党总支书记查李苏分享了村党总支引领“新农人”发展的实践案例。近年来,大溪村积极搭建青创交流平台,吸引10余名“新农人”入村发展,把青年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创业带头人,还将1名表现优秀的“新农人”纳入村级后备力量培养。通过打造精品民宿,引进热气球、山顶音乐节等10余个项目,直接带动20多名村民就业,村集体经济年增收80余万元。“党员‘新农人’是勇于探索的先锋,带来的不仅是新项目、新业态,更是新视野、新思维、新连接,要发挥模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人才扎根乡村一线、助推乡村发展。”
其实,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党员“新农人”培训班并非首次。以去年为例,省委组织部把培训班放在了衢州。据了解,每次培训过后,省委组织部都会搜集学员的意见和反馈,做好总结复盘。
今年的培训,也根据学员的需求不断更新。
分组讨论。记者 张熙锦 摄
为增加学员之间全方位合作交流,此次培训将学员分成六组开展研讨。“单村的资源有限,统筹运营才能优化资源配置。”“面临转型,乡村如何吸引有运营思维的人才?”“乡村发展关键是要解决人的问题,配强村里的班子,也需要街道和县里的支持。”讨论中大家畅所欲言,诉说困惑和经验。
“虽然各地资源禀赋不一,但发展理念是互通的,可以相互对照学方法、查不足。”听完大家的发言,松阳县望松街道乌石下村党支部书记王建华感慨。
培训虽已结束,但深化学习和促进实践转化的新阶段才刚刚起步。步入乡村全面振兴新征程,在希望的田野上,农业农村农民都有新变化。放眼浙江,各地先后出台相关政策,搭建孵化平台,不断破除青年下乡壁垒,致力于打造一支整合乡村产业跨界、“引领一方、带动一片、影响一批”的领军型“新农人”队伍。
我们期待,有更多更新的基因植入党员“新农人”,让他们能够成为引领新农民、发展新农村、托起新农业的生力军,真正在一线挑大梁、担重任、做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