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 王璟
这是一个普通的夏日周末午后——
阳光透过树叶,在同人街洒下斑驳光影。街边咖啡馆里,三两年轻人低声交谈,骑行爱好者们短暂停驻,家长们在等待孩子的间隙享受片刻宁静,偶尔还有快乐的小狗跑过。这条位于滨江区长河街道闻涛社区、仅900米长的林荫小道,在过去不到一年间,悄然“生长”出5家风格迥异的咖啡馆,成为社区附近人口中颇具“松弛感”的新据点。
这不仅仅是一条街的咖啡飘香,更是滨江区年轻、活力、创新基因的生动写照,是社区精细治理赋能宜居环境、新业态自然生长满足品质生活需求的缩影。
不到一年时间,即将“长出”第5家咖啡店
在目前已经开业的4家咖啡店中,Halo Coffee(海螺)是“最年轻的”。主理人赵峻锋坦言,当初确定把咖啡店开在这条街前,他和自己的合伙人在这条街上“蹲了一个月”。
“前前后后在滨江看了很多地方,但最喜欢的还是这条街的感觉。”赵峻锋说,同人街上虽然来往行人不多,但整条街绿树成荫,像是避开都市繁华的一处“世外桃源”。“喝咖啡还是需要比较轻松的氛围的,这条街非常契合,最终确定要把店开在这里。”他补充道。
开业一个多月来,店里吸引了不少顾客,到了下午几乎没有空桌。第一波客流是如何引来的?赵峻锋说,装修接近尾声的时候,一位路过的女生过来问开业时间,并提出想拍些照片,“我猜她应该是位探店博主,因为她发完小红书后,第二天店里一下子来了很多顾客。”
“我自己是做设计的,开咖啡店算是个爱好,我希望能借着这家店,把自己以前去世界各地淘来的中古、古董拿出来展示分享,在未来吸引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在赵峻锋看来,作为这条街上最新的咖啡店,他想把店铺做得和其他咖啡店不一样些。
不远处的同人街212号,是街上的第一家咖啡店Process Coffee。
主理人刘刘此前是名咖啡师,去年冬天决定开一家自己的咖啡店,就开始寻找店铺。“当时是偶然路过,感觉这里有种闹中取静的感觉,再扭头一看,正好是一间空着的铺子,就打电话问了房东,发现这是一间冬天也有阳光照进的店铺。”她笑着说,随后虽然去旅行了,但旅行途中还一直惦记着这个店铺,回来后立马联系房东租了下来。
如今,刘刘的咖啡店在同人街上经历了一轮完整的“春夏秋冬”。她会在咖啡店的小红书帐号上,每月按时更新豆单,不少顾客就是闻着豆香而来。“我们会选择国内外不同的烘焙商,挑选新产季比较特别的豆子上新,让顾客每月都有味蕾上的新体验。”她回忆道,前段时间有顾客发给她一张照片,拍的是积攒的开业至今收集的豆卡,“看到顾客如此用心地在收集,说明咖啡店是受到偏爱的,我也特别开心。”
最近,同人街上的第5家咖啡店正在装修,预计本月就会开业。
“咖啡浓度”越来越高,同人街是一块“宝地”
在采访中,几家咖啡店的主理人不约而同地提到,觉得同人街是一条有咖啡氛围的街。
社交平台上也有很多类似的分享。“此前无数次经过这条街道,还和妈妈感慨这边的街区没有一家咖啡店好可惜,但过了很久再路过,竟然发现这里出现了咖啡店”“很喜欢店铺的玻璃门,抬头就能看到外面的大片绿色,让人很想捧着咖啡坐上整整一下午”。
那所谓的咖啡氛围是什么?Halo Coffee主理人赵峻锋说,自己来滨江七八年了,很多时候走在街头,感受的是车水马龙、行人匆匆,他想找的店铺选址就是“能暂时逃离城市喧嚣”的地方,而同人街恰恰是这样一处不可多得的“宝地”。
宓恩生宠物医院是同人街上已经开了10年的宠物医院,在今年3月,隔壁开出了一家“宠咖”Honey Pets。两家店铺的主理人是“夫妻档”,平日里打理Honey Pets的是妻子柳蜜蜜。她直言,最初考虑到来宠物医院的顾客们,需要一个歇歇脚的地方,就想到是不是可以开一家咖啡店?开业至今,Honey Pets的人气直线上升。“尤其是周末,慕名而来的顾客特别多,不少还是回头客。”她说。
刘刘在咖啡店的小红书帐号上,分享过这样一个“场景”——春日的午后,阳光正好,满眼翠绿,咖啡店外杜鹃花开得正好。在店门外摆上一张桌子,放上几把椅子,喝着咖啡,看着快乐小狗陪伴着小朋友奔跑。“其实类似的场景时有出现,大家因咖啡而聚到一起,感受着生活的惬意和美好。”刘刘补充道。
“这一年开店下来,我觉得同人街的客流量超过预期。”刘刘说,在同人街开咖啡店,意义不仅仅于售卖咖啡,当自己的店对于不同的顾客有了不同的意义,就觉得特别有意义。
这些咖啡店,虽然都“挤在”一条小小的同人街上,但大家都各有差异。有的主打精品,有的主打特调,还有的“兼职”面包店,也有当下很火的“宠咖”。
在闻涛社区相关负责人看来,这条街能因咖啡而火,也与“周边配套”密不可分。她说,同人街上有不少教培机构,街对面是武林门儿童之家幼儿园,不少接娃的家长喜欢在等待之余喝一杯咖啡。此外,附近的社会停车场还实施对外75分钟内免费停车的政策,也方便远道而来打卡的顾客。
不仅有“咖啡浓度”,有意思的人们在这里聚集
作为一座常住人口平均年龄仅33.5岁的城市,滨江不缺爱喝咖啡的年轻人。这也意味着,他们对生活品质、社交空间有着天然的高需求和独特理解。
“其实咖啡不只是快节奏生活中的‘续命良药’,也可以成为慢生活中的‘解压神器’。”在采访中,Process Coffee主理人刘刘说,她觉得滨江很适合年轻人居住,“比如可以在这条漂亮的同人街上喝咖啡,也可以相约江边吹吹风。”
在同人街,咖啡更成为了一种媒介,连接起个体与社区,工作与生活,催化出滨江快节奏下的“慢生活”哲学和人情味。
“最开心的是很多顾客把我的店当成了一个据点。”刘刘说,比如前几天,一群骑行爱好者们来店里打卡,“虽然大家只是把车简单地停放门口,但从店里望出去,感觉特别壮观。”
“宠咖”Honey Pets主理人柳蜜蜜也感触颇深。“周末来打卡的顾客特别多,还有不少是带着朋友过来的回头客。”她说道,在她的店铺里,连饮品杯上都印着“cafe time”和可爱小狗头像,“看着不少喜欢宠物的顾客在店里汇聚,幸福感很强。”
可以说,有意思的人们正在这条同人街相聚。
“过年的时候,我们在街上举办元宵集市,到了春天又办了‘早春赶集’街区活动,最近天气有些热,我们打算等凉快些再举办其他主题的活动。”闻涛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虽说是社区牵头的活动,但不乏从其他地方赶来参加活动的人,“有的市民正好来喝咖啡,就顺带感受一波街区活动的热闹。”
为了让同人街的气质更松弛,能吸引更多人前来,闻涛社区也在从社区层面“发力”。“我们也在调整店铺业态,目前除了咖啡店,基本以教培为主。”社区相关负责人举例说,此前街上有一家铝合金店,前段时间看着同人街的变化,决定挪挪位置,搬去了附近的另一处店铺。目前,走在街上,目之所及处,道路整洁、满眼绿色,令人心旷神怡。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去年,同人街还入选《杭州市城市林荫道名录(第一批)》,事实上,这份让人视觉上极端舒适的“绿色”,也是不少咖啡店主理人选择落户的原因之一。
未来,同人街还会开出第6家咖啡店吗?答案未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同人街的“咖啡浓度”已然成为滨江一张独特的名片。它不再仅仅是一条被物理分隔的街道,而是一片由葱郁林荫、个性小店、活力人群和社区温情共同编织的“城市绿洲”。
同人街的咖啡香,正飘向更远的地方,诉说着滨江关于美好生活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