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是我省对标国际,重点发展的航空关联产业和临空经济的新型经济示范区,今年以来,示范区正以制度创新,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在刚刚过去的暑期,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起降航班量再攀新高,累计44天起降航班量达到4.2万架次。国际航班所需的保税航油也节节攀升,这让燃料主要供应商感到压力倍增。
中国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分公司安全监督管理部员工 张全列:我们每个月只能收(储)2万6千吨(保税油),我们就已经到一个瓶颈了。
企业的痛点,正是改革的起点。按照传统监管模式,供应国际航班的保税航油必须单独存放在指定的两个油罐里,和供国内航班的非保税航油分罐储存,想要调用,必须办理一系列出关手续。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杭州海关大胆创新,8月1日起,用一本“电子账本”取代了实体油罐的物理隔离。
杭州萧山机场海关保税监管科副科长 田禾丰:实行“总量控制”。油可以混存,但保税油的数量和流向在账册里实时记录、全程可溯。同时也简化了保税航油入库、流转、加注的申报手续。
这本“无形”的账本,瞬间释放了“有形”的库容。以制度创新破除发展瓶颈的逻辑,正在成为整个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的核心发展密码。在这里,一个崭新的“杭州综合保税区空港片区”正在加速成型。吸引企业落户的,正是这里所承诺的高效、便捷的制度环境。
立德新能是一家从事锂电池精密检测的高科技公司,他们的样品和设备来自全球,对通关时效要求极为苛刻。
立德新能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总经理 余阳:缩短了检测周期包括报关的一些流程,能满足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需求,为进出口商品提供高效、科学、专业的检测服务。
打开更多的门,优化更多的窗,持续吸引“临空偏好型”高端产业在此集聚。接下来,杭州还将积极探索“保税+跨境+自贸”的创新改革试点,为发展临空经济提供更优越的环境。
杭州综合保税区空港片区场站部经理 罗 湘:比方说我们生物医药、航空服务都和空港片区的平台是强相关的。空港片区的增设既为整个国家级的物流枢纽作为一个配套,又为整个临空经济的行业也是作为一个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