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傍晚,应春贤散步归来,看了一眼楼道口崭新的电梯,轻快地念叨了句:“终于马上要用上新电梯啦!”就在两个月前,作为浦沿街道六和社区钱江湾花园的居民代表,67岁的应阿姨又干起了老本行,随业委会赴上海考察了多家电梯厂家后,研究起了各项参数。
“20多年前,我所在的公司参与了我们小区电梯的安装,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能以另一种身份加入这批电梯的换新。”应春贤感慨道。目前,她所在的钱江湾花园已完成今年首批12台老旧电梯的更新并顺利投用。
小高层业主不花一分钱
一个多月搞定老旧电梯“换新”
作为滨江较早期的电梯住宅,钱江湾花园于2004年交付使用,以多层和小高层为主。在小区里住了20多年的沈大伯说,这两年明显感觉到电梯没有以前“灵光”了——像是内部零件老化、生锈,有时候还发出‘嗡嗡’异响……
老旧电梯愈发明显的“喘息”,为居民日常出行埋下了安全隐患。当电梯超期“服役”时,能不能换了?六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陈贵雅坦言,这个问题也曾困扰她许久。过去电梯更新只能靠业主自筹或小区专项维修资金,不仅成本高,时间周期也比较长。
好在,转机随着国家政策“东风”而来。2024年,针对使用15年以上的老旧电梯,国家以国债补贴形式强力推动更新。“国债支持15万元,杭州市级再补2万元,钱江湾花园楼层都在十几层左右,这笔补贴刚好能覆盖电梯更换需用到的全部费用,业主一分钱都不用掏!”陈贵雅细数着利好。
政策落地,贵在速度。今年5月底,六和社区、小区业委会、物业三方聚力,利用一个下午对国债更新项目进行统筹安排,并发挥“家人治家”网格议事机制,招募热心居民作为项目“监理”参与老旧电梯“换新”计划。
“选择哪家电梯厂家、用什么方案,都由居民说了算。”陈贵雅感慨,大家都很支持这项工作,尤其是应阿姨,作为项目“主心骨”,她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带着大家伙儿当了一回“品牌侦察兵”,细心比对每一家电梯厂家的参数,逐一分析各家在性能、安全性、智能化水平、维护保养、性价比等方面的优势、劣势,为项目推进提供了很多宝贵意见。
得益于居民的全力支持以及前期充足的准备,“换新”计划十分顺利:7月初签约,明确钱江湾花园63台老旧电梯分4批更新;7月底,首批12台陆续开工;8月中下旬,首批电梯陆续进入验收阶段。“目前,部分居民就能用上新电梯啦。待今年63台电梯全部投用后,钱江湾花园便完成了所有老旧电梯的更新。”陈贵雅笑着说。
12个社区417台
浦沿切实解决居民身边的“关键小事”
便捷的“上下楼”体验,是居民尤为关注的“关键小事”。随着一台台旧电梯“退役”,这部老旧小区“电梯换新记”正在浦沿悄然上演。
与钱江湾花园相似,之江社区景江苑电梯“换新”之旅,始于一场热烈的“圆桌聚智”。在社区搭建的共商共治平台上,热心的楼栋代表、业委会成员、物业管家围坐一堂,从深夜的线上群聊到周末的实地考察,大家化身“电梯体验官”,反复考量技术参数、性价比。如今,小区内的25台老旧电梯已启动更新改造。
除此之外,不少社区也迎来了阶段性成果。最近,江南社区碧水豪园小区内,首批8台崭新的电梯已安静运行,一走进去,一股凉意扑面而来。“新电梯有空调,这种天上下楼凉快多了。”这份清凉,让居民邱阿姨“感觉蛮好”。新浦社区则建起了一支老旧小区更新改造的志愿者队伍,志愿者们将根据实际需求为施工期间出行不便的居民提供上门服务……
今年以来,浦沿街道依托“浦管家”治理服务体系,全力推进辖区12个社区共计417台老旧电梯的更新工作。
电梯换新,不止于“上下楼”。采访中,一位居民满心欢喜地告诉滨滨,今年她所在的小区先是完成了二次供水,紧接着又是电梯换新,一件件落地生根的民生实事,让老旧小区的生活品质悄然提升。可见,当电梯门轻快开合,这份民生温度,也正稳稳托起寻常百姓家“上下求索”的日常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