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物联网小镇智慧E谷B座一楼暖企小站,企业员工正排队向专业律师进行“面对面”咨询。与该小站结对的浙江富奥律师事务所律师姚璐佳,给出了一个个切实可行的法律意见与解决方案。
据悉,这类场景是高新区(滨江)今年启动“法治赋能暖企小站”后的常态。针对辖区内企业园区多的特点,区司法局、区商务局经过前期的调研需求、匹配资源、征求意见,确定了首批18个暖企小站与15家律师事务所结对,真正满足企业“家门口”“点对点”的法律服务需求。
“滨江区内共有69家律师事务所,如何应用这支专业队伍,把服务企业的口号转化服务到企的行动?我们就想到了上门驻点服务。”区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科相关负责人介绍,首批结对的律师事务所都是区内规模较大、综合法律服务覆盖较广的“金牌选手”,专业能力值得信赖。
与此同时,区司法局还商定了法律服务清单,涵盖了基础服务、专项服务和增值服务。具体而言,基础服务是指法律咨询、法律体检、法治培训、普法宣传四类;专项服务主要面向企业公司,包括公司治理系统性规范、合同管理及制度建立、劳动人事管理及制度建立、律师函、商务谈判、投融资并购、纠纷调解、仲裁及诉讼代理等服务;增值服务则更加深度,分别为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合规体系建设、涉外法务三块。
“基础服务是普惠性质的。后面两项是面向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开展深度问诊,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法律支撑。”区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科相关负责人说,每家上门服务的模式都不一样,有的选择暖企小站定期驻点,也有的对园区进行“扫楼”、上门“答疑”,还有的结合园区开展的活动同步推进。
“我们还专门成立了小站法律义诊小分队,队里共有9名律师。大家轮班服务,还挺有成就感。”姚璐佳说,前来小站法律咨询的占服务大头,如劳动合同、金融诈骗等方面。“我们也会整理高频咨询问题,开展普法讲座的时候再重点提一提。”
“法治赋能暖企小站”是政企律三方促进法治服务经济的着力点,它将以专业的法治力量,让法治成为滨江企业稳健发展的有力支撑。后续,滨江还将继续拓展暖企小站法律结对队伍,延伸服务触角、优化服务网格,让“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