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建设“航运浙江”,杭州又向内河航运绿色智慧发展迈出关键一步。9月12日上午,钱塘江边人头攒动,全球首艘醇氢电动集散两用船“远醇001号”在杭州吉水(新船下水被称为“吉水”)。这是醇氢电动技术在航运应用上的重大突破,也是该技术从陆地走向水域的里程碑事件,充分彰显了“车—船—港—能”一体化协同示范效应。
据悉,“远醇001号”是“创新滨江”坚持追“新”的硕果。该船舶的动力核心由滨江企业吉利控股集团旗下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以下简称“远程”)研发,新船总长64.3米,船宽12.6米,最大可装载64个标准集装箱,设计载重1500吨,是一艘集液态新能源动力与智能控制于一体的集散两用船。
在动力配置上,“远醇001号” 搭载了2台280千瓦甲醇发电机组、2套总电量达516.0千瓦时的锂电池组,通过直流母线变频电控设备实现并网,驱动2台150千瓦推进电机。据远程相关负责人介绍,“远醇001号”可实现标准航速14.8公里/小时,综合续航里程近1500公里。
数据显示,我国内河航行船舶总量为14.59万艘,其中新能源内河船舶仅1000艘,新旧汰换空间巨大。而“远醇001号”智能船舶可实现四种运行工况,依据运行特点灵活切换。在快速航行、逆水或重载条件下,切换“混动模式”,由锂电池发挥“削峰填谷”作用,避免甲醇机组因功率突变导致效率下降;长途航行或电池电量较低时,切换至“发电机组模式”,仅靠甲醇机组提供持续稳定动力;船舶进入港内作业或环保敏感区域,则启用“纯电模式”,实现全程零排放、低噪音;船舶停靠港口时,还可通过“岸电充电模式”为锂电池补能,降低停靠期间的甲醇消耗与碳排放。据悉,相比同类型柴油船舶,醇氢电动船舶的单公里能耗成本下降42%以上;续航里程是同吨位纯电动船舶的5至6倍。同时,相较主流3000千瓦时级换电纯电船舶,醇氢电动船舶每年可节约能源费用42万元,为航运的绿色化、智能化提供了可复制的示范方案。
今年5月,浙江提出要发挥内河航运特色优势,高水平建设“航运浙江”。杭州作为全国内河主要港口和全省内河航道主通道,将坚持客货并举、港产联动、交旅融合、绿色智慧,推动我市内河航运发展水平跻身全国先进行列。据远程相关负责人介绍,“远醇001号” 系浙江设计、浙江审图、浙江建造、浙江船检,实现了浙江的技术首创,也是全国水运绿色发展的重要突破。“远醇001号”的吉水,标志着甲醇液态新能源正式在道路运输、工程机械领域之外,又完成了水路航运的跨界应用。接下来,以“远醇001号”为起点,远程将继续以推广醇氢电动产品为核心,围绕甲醇制备、甲醇加注、醇氢动力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加速构建醇氢应用生态,为行业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液态新能源中国路径。作为“创新滨江”,高新区(滨江)也将持续支持企业创新,推动绿色经济、数字经济发展,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滨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