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假期,恰逢一年一度的钱塘江大潮“最佳观潮时”。除了守护钱塘江水域安全,杭州市滨江区红十字海豹救援队又多了项任务——为央视等平台的钱塘江大潮直播,提供水上护航保障服务。
10月9日是这支救援队执行护航任务的最后一天,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出发途中他们在江面上发现了一名落水者,并实现成功救援。“当这名男子被救起,粗粗推算已经在江面上漂了七八个小时,真是奇迹。”救援队员郑金说。
从滨江码头出发去海宁的路上救起落水男子
当天早上8点,滨江区红十字海豹救援队的四名队员驾驶两艘冲锋舟,从滨江水警码头出发,前往嘉兴海宁大缺口执行钱塘江大潮直播护航任务。
回忆当天的场景,队员冯志远说,当时冲锋舟已经行驶了一个多小时, 刚驶过九堡大桥,发现江面上有异物,再仔细观察似乎是个人,于是马上通过对讲机呼唤另一艘冲锋舟上的同伴,一起开过去查看情况。
由于江面在大潮期,水流湍急,队员们怕贸然靠近引发二次危险,只能小心翼翼缓慢驾驶。

“救上船以后,发现小伙子有些嘴唇发紫,赶紧用救生衣给他盖住身体,防止失温。”队员郑金说,在随后的询问中,他们了解到,落水男子今年才21岁,因为喝了酒,大概凌晨2点多意外落水,到获救时体能已几乎耗尽。
“小伙子,你命真大呀!”“没事,你现在已经安全了。”整个救援过程中,队员一直耐心安抚落水男子。随后,他们快速驾驶冲锋舟至安全地带,并在中午11点左右,成功将落水男子交至医护人员手中,确保其得到及时救治。据悉,目前该男子已无大碍。

参与救援的四名队员都是“精兵”来自滨江这支厉害的救援队
这次参加钱塘江大潮直播护航任务的四名队员,在滨江区红十字海豹救援队里,都算得上“精兵”。说起救援队的工作,他们直言,全凭热爱,就想多做些好事。

其中,救援队队长侯雪源在投身救援工作以前,从事营销工作,“刚到浙江的时候我先到了海宁,加入了义工队伍,后来遇到了杭州公羊队的成员,开始正式投身救援事业。”2015年,他先在海宁成立了海宁海豹救援队,到了2020年,又来到滨江成立了滨江区红十字海豹救援队。
最早发现落水男子的队员冯志远是黑龙江人,平时跑跑网约车,2023年正式加入救援队。从小时候爱去水田里嬉戏玩耍,到如今时常在钱塘江面上巡逻、参加救援,在他看来,成为一名救援队队员,就像是把对户外的喜爱转换成了有意义的事业。
队员郑金平时是干工程的,他说此前正好有朋友在海豹救援队,所以也被带入门了。“我们目前每隔两三天会出动去钱塘江面上巡逻,看看有没有异物,或者清理一些江面垃圾。如果接到救援任务,我们也会联合公安等部门立即出发。”他补充道。
队员黄子霖的本职工作是潜水员,简单来说就是“帮忙捞一切东西”,所以拥有很强的救援专业素质。“当时朋友圈看到海豹救援队在招人,发现就在家附近,就过来了解了下,然后就顺利成了队员。”在本次护航任务中,他负责开艇。“开艇其实是最难的事情,在大潮期要随时感知潮水变化,做到及时调整,是非常不易的。”队长侯雪源补充道。
加入救援队门槛很高吗?其实未必,可以先来试试看
用别人休息的时间从事救援,在别人觉得很危险的地方继续冲锋,这似乎就是滨江区红十字海豹救援队最明显的特点。侯雪源说:“我们主要的保障任务,还是以钱塘江流域救援和防汛抢险为主,另外通过与钱塘江沿江的水警、港航、海事、渔政、水利等各单位加强合作,努力让钱塘江变得更安全。”

而他们的付出都挂在了脸上——肤色比普通人更黑。几名队员间互相打趣:“谁的肤色更黑,就说明谁的本事最厉害。”而在采访中,队员黄子霖突然出现了腰部抽筋的情况。“国庆假期,他连续6天驾驶冲锋舟,从滨江到海宁往返,强度太大了,每天都要行驶130公里以上。”侯雪源说。
据了解,目前救援队共有三四十名队员,他们不仅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高,还都是“游泳高手”和“救护能手”,不少队员会开船,还能担任起“通讯兵”的角色。加入救援队的门槛很高吗?“其实不然。”侯雪源说:“能外出执行任务的队员只是队伍中的一部分,我们还有很多在后方做保障的队员,要更全面地去看一支救援队。”
采访最后,侯雪源也想为救援队吆喝几句——“其实普通人也可以来救援队,一方面是学会自救,另一方面是可以从普通队员慢慢成长,如今更加讲究科学救援,学会用更科学的方式去救援,比盲目冲锋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