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蓝新闻讯 随着老年人口增多,“银发经济”不再是遥远的经济术语,而是实实在在融入了浙江长辈们的日常。2025年重阳节来临,“银发族”营造节日仪式感的消费选择也比往年更加丰富。
长辈们的消费热潮:买的是实用,更是心意
在“中国皮革之都”浙江海宁,最近的皮革城里满是银发族的身影,秋冬的寒意丝毫挡不住大家的消费热情。
舟山的洪阿姨一大早就和两位姐妹赶来,手里已经提了7双皮拖鞋,“红色的放儿子婚房,喜庆!”她笑着说,这次要逛足5小时,除了给家人添衣物,还要给60多岁的老伴挑件“显年轻、够时尚”的皮夹克,“他总说自己还年轻,得选件配得上他的”。如今像洪阿姨这样的银发消费者,早已不把价格当唯一标准,品质合心意、能传递牵挂,才是他们下单的关键,一件皮夹克、一双暖拖鞋,都是重阳节里藏不住的仪式感。
宁波鄞州的“银龄市集”更是把这份暖意推向了高潮。作为2025年鄞州区“敬老月”的开篇活动,万达广场上的市集刚开市就被老人围得满满当当。82岁的李奶奶拿着“爱心卡”在商户摊位前挑选围巾,“这卡能享专属优惠,比平时买划算多了”。
市集里不仅有衣食住行的好物,还搭起了健康检测台,帮老人们测血压,旁边的“桑榆学苑”展位上,老年学员亲手做的面包飘着香气,负责人王荣热情招呼:“尝尝我们做的点心,想学制糕、画画的都能报名,社区里就有课堂。”
更让长辈们惊喜的是“鄞豆豆”线上平台的亮相,扫个码就能看到附近的康养服务、旅居路线,不用跑断腿就能规划生活,不少老人当场就收藏了平台。
杭州西湖区刚试营业的“银发西溪Mall”同样人气火爆。这个专为长辈打造的康养生活体验中心里,既有智能体检区可测骨密度,又有文娱区能学书法、跳广场舞,还有适配老人的日用品专柜。70岁的赵阿姨刚体验完智能体检,又去参加了手工编织课,“以前逛商场总找不到合适的东西,这里连扶手高度都刚刚好,待一下午都舒服”。据工作人员介绍,未来这样的“康养家”会遍布西湖区11个镇街,让长辈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一站式服务。
AI走进养老生活:学会了,真的很“贴心”
近日,阿里巴巴联合浙江开放大学发布《2025“银发+AI”应用趋势报告》,这里面藏着一个有趣的发现:老年群体一旦学会用AI产品,黏性比年轻人还高,76岁以上的高龄用户中,近半数是“每天都经常用”的高频使用者。这背后,是越来越多适老智能产品真正解决了长辈的难题,而非“摆样子”的科技。
《报告》指出,“AI+银发”推动产品创新,正在创造显著的消费增量。
在健康管领域,智能穿戴设备能够实时监测老人的心率、睡眠等数据,并及时预警异常情况。淘宝天猫平台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具备适老化功能的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销售额同比增速分别超过200%和350%。
在陪伴看护领域,AI陪伴机器人能够提供语音聊天和远程视频通话等功能。淘宝天猫平台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银发人群下单的智能机器人销售额同比增速接近200%。此外,今年以来,老人专用看护摄像头的销售量同比增长超过20%。
一些新型适老化智能产品正在加速普及,比如,今年以来,淘宝天猫平台的“掌静脉门锁”销售额同比增长近150%。老人容易忘带钥匙、忘记密码;因皮肤干燥、指纹磨损,指纹锁也并不好用,掌静脉门锁能够有效规避这些卡点。
从街区到产业园,浙江处处有“适老”温度
银发族的小确幸,离不开浙江对银发经济的用心布局。
在杭州上城区的银发街区,“AI银龄智享体验馆”里总能听到惊叹声。当老人试着对轮椅说出“拿水壶”,机械臂立马精准抓起桌上的水壶递到他手里,“以前拿个东西要喊人,现在自己就能搞定,太有尊严了”。这里的AI智护样板间里,跌倒监测系统能在10分钟内响应,智能床垫能监测睡眠质量,这些科技产品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帮长辈解决实际困难的“帮手”。
宁波海曙区的“宁波二百”商场把暖心做到了实处。商场七楼的“壹天俱乐部”占了3500平方米,既是银发社交空间,又是服务驿站。上午有书法课、合唱班,下午有健康讲座、旅居咨询,傍晚还能和老伙伴们喝茶聊天。65岁的张阿姨是这里的常客:“以前逛商场累了没地方歇,现在这里有专座,还有免费热水,儿女上班忙,我在这儿能交好多朋友。”
这样的暖老场景,更有产业力量在支撑。杭州市滨江区的浙江省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园里,48家企业专注研发适老产品:启朔科技的跌倒监测系统守护着独居老人的安全,安帮客的“一站式轻改造”让2000多户家庭的居所更安全。园区还推出“银发10条”政策,设立5亿元产业基金,让更多贴心的适老产品能从实验室走进长辈生活。在永康的康复辅具产业园、义乌的银发展厅,一条条银发产业链正在形成,把“养老”真正变成了“享老”。
未来的银发生活会更便利,更有奔头
国家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已达8.3万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超20万亿元。这庞大的数字背后,是浙江长辈们日益多元的需求:不只是需要基本照料,更想要有品质、有乐趣、有尊严的生活。“银发族”的消费里,藏着对家人的牵挂、对生活的热爱,更藏着浙江银发经济的温度。
浙江早已读懂了这份期待,按照规划,到2027年,浙江的银发产业竞争力要位居全国前列。未来,老年大学会开到更多社区,AI产品会更懂方言和习惯,说不定还会有专为长辈设计的职业培训,让“银发力量”重新发光发热。
关注银发经济,其实就是关注我们每个人的未来,当长辈们过得舒心、开心,这份实实在在的幸福,就是最动人的“夕阳红”。
(部分内容综合自中国新闻网、光明网、消费日报)